投资市场中,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陷阱,就是“追涨杀跌”——当一项投资表现不佳时,投资者承受不了心理压力,又或者因此对该项目灰心而选择卖掉,转而投入当下表现亮眼的资产。但是。。现实往往是残酷的,亮眼的资产也意味着当下价位较高,我们往往在新投资中再次买在高点,随后又经历下跌,不断无限轮回这个循环,最终收益不如预期,甚至亏损累累,为投资界的7亏2平1盈记录做出了贡献。。
那么天哥啊。。我的问题又来了,如果不换船,等下这艘船越走越糟糕不是糟糕?
短期走势≠长期价值
市场的短期波动式根据行情和情绪随机性的,股价的波动就是意味着最后一个交易的价位,也就是最后一个傻瓜或者精明人的买入或卖出所衍生的数目,并不能决定一项投资的真正长期价值。
但是如果我们因为看到某项资产短期内表现不理想,即最后一次的交易参考价位而产生压力乱跟着抛售,那么我们跟傻瓜有什么分别?因为我们的买卖依据居然是跟踪上一个交易的价位。所以真正聪明的投资者,关注的不是短期涨跌,而是资产的长期前景。
优秀的资产,在市场低迷时,价格往往更有吸引力。投资者应该反向思考:当回报不理想时,其实是不是意味着资产被低估、价格更便宜的时候,而非放弃的时候?就好比我们要去商场购物,难道大减价时不是比普通时期更吸引吗?
为何来到股市,我们就会变成一个神经病人,大减价时跟着抛售,正常时期抢着进货呢?真正的投资,本来就该时在低迷期持续投入,利用时间+复利的威力,长期带来更可观的回报啊?
提防“价值陷阱”
但值得注意的是,并不是所有价格下跌的资产都是“被低估的优质资产”。有些公司因经营不善、行业衰退或管理层失误而导致业绩持续下滑,陷入“价值陷阱”。如果仅仅因为股价下跌就一味加码,可能最终持有的只是劣质资产,而非真正具有长期潜力的投资。
所以,我们还是要做好资产筛选工作,确保投资的是长期具备竞争力、基本面稳健的公司,而不是陷入衰退或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的企业。
此外,单一股票的风险不容忽视。再好的公司,也不能重仓到影响整个投资组合的程度。适当分散持有多个优质资产,降低单一公司对组合带来的波动,才能真正实现稳健的长期逢低累积策略。
如果本身比较不善分析公司,也可以选择一些一篮子式的ETF或者基金,因为这些资产本身有做好筛选工作,长期会维持组合的去弱留强,让整体组合在长期避免因为单一公司的问题而受累,这样才能确保逢低买入时,不会被所谓的价值陷阱炸中。
那么问题来了,什么时候该“跳船”?什么时候又该坚持呢?
-基本面持续恶化(业绩连续恶化、行业竞争力下降,甚至公司管理层出现重大问题)
-核心逻辑改变(例如,科技创新股如果失去了技术优势,或者某个行业因政策打压导致长期前景不明朗)
-财务状况恶化(公司债务过高、现金流断裂,甚至面临破产风险)
-失去市场认可(长期业绩停滞,市场对其增长潜力不再看好,资金不断流出)
如果有出现上述的状况,也意味着基本面变坏了,而我们又资金紧张的,那么跳船是无可厚非的。当然如果是资金充裕的,而公司虽然基本面变化,但是又好像还有机会的,那么可以考虑继续抓紧观察多一段时间,新资金逐步往其他股项投入,以减低他在组合的占比,即便他真的不济,也影响不大。
相反,以下情况则更应该坚持长期投资,甚至有多余钱的可以逢低累积。。
-公司基本面仍然稳健,但市场短期情绪低迷(例如,像现在这种大环境不佳导致优质企业股价下跌,但其长期竞争力和业绩病没有受到影响)
-行业仍具增长潜力(行业依然是未来的方向而且长期看好,短期波动只是市场情绪的影响)
-企业仍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(公司业绩和财务状况没有恶化,股息也继续维持)
长期投资思维,才能真正获利
真正的投资,其实就是一个财富积累的过程,毕竟没有人一开始就是一千几百万的,都是靠着每个月的三几千块逐步累积,病长期持有优质资产,复利再复利来达到效益的。但是很多人却在累积期太过看重短期的账面回报,其实这个是不正确的。
这样说吧,组合里才1万块,一年正常波动最多1-2千块的东西,但是如果累积够稳定,十年八年后组合的三几十万的,随便跳两下就三几万了,所以与其花时间经历去纠结和跳来跳去,倒不如专注如何增加累积的数额和逢低累积更好。
毕竟要真正累积的快,最好的做法,就是在市场不景气时不断累积,而不是不断转换投资,追逐短期表现优异的产品,一直高买低卖帮倒忙。我们作为投资者,最需要的是耐心、信心,以及对资产的深入了解,才不会被短期波动影响心情,长期在市场波动中稳住阵脚,稳中求胜。
虽然好像天哥这种一步一脚印的,一直存股息股产托股,一直存基金分散风险,好像很慢很慢,但是如果你够胆坚持个2-30年的话,滴水可穿石呢。毕竟投资不是100M快跑,而是马拉松,讲究的不是谁短期跑得快,而是可以同样的东西重复做,坚持再坚持再低迷时期敢于累积优质资产,同时确保资产素质和分散风险,才能在长期复利增长的过程中让组合带来效益,投资没有很困难,考验的是我们的信心和毅力而已。。共勉之咯。。
原来我一直都是匿名发言的,刚刚才注意到原来还有选项。
回复删除本人的愚见,本地的市场其实是蛮小的,所以很容易被操控或影响。ETF虽然不错,但是他的买入价就不便宜。
相比其他国家的ETF它们的市场就足够大。
但是如果是想天哥这样的内循环组合其实不错的,只是需要看比较多资料和决定。
我亏怕了,不懂几时开始,我觉得世界的变化太快了。
目前我只是买入产托股,电力和金融股(银行或保险)而已。毕竟除了除牌或倒闭,无论如何都不会很惨,产托还有资产顶一下,金融股因为关系到平民百姓,所以政府很大可能出手(手段就因人而异)。电力发电和水资源是一切的源头,如果没有重大错误,其实还是很难被撼动的。
中间里面的一切变动先放一旁,先不要加入。
哈哈,确实是有得选要不要匿名的。
删除其实投资嘛,选行业很重要,你选的行业也是我喜欢的行业,行业对了,操作就能事半功倍,行业不对了,操到会飞天,可能也很难带来效益。。
其实之前的经历,加上现在我是真的很鬼懒,所以就只是注意这几个板块里的几个股。
删除然后稍微看一下,再决定什么价位就好。只要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,上上下下其实算正常。
就算惊天动地出现了,再决定什么情况才看要买还是卖。
例如产业遭受致命伤害,不然就不需要做大的操作。毕竟操作越多,犯错的机率也相对提高。
这个确实是的。有时候我们以为要做点什么去救组合,其实做多错多。。
删除Lpi 就是很好的例子、郑氏家族卖9块8、pbbank 9.80全收购、股价大跌到十一塊多…结果什么都不做、收着、收着就赚钱了!
回复删除是的。所以最后交易价格就是人家的事情,我们自己心中需要有一把合理价的尺,这样才不容易被市场走势左右。
删除文中有許多金句值得讀者反覆體會和深思。謝謝天哥的分享,讓我獲益良多。
回复删除不客气,希望简单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:)
删除